牙周疾病是小動物門診中最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,在近期的研究顯示,犬貓牙周病具有近90% 的發病率。
盛行率雖高,但口腔問題若沒有出現明顯臨床症狀(例如嚴重牙結石、口臭),往往較難被飼主發現,當疾病拖至後期時才開始進行介入與治療。
文章目錄
Toggle犬貓牙周病常見種類
常見的貓咪狗狗牙周疾病為牙齦炎與牙周炎。
牙齦炎(Gingivitis)
貓狗牙齦發炎,在臨床上可見牙齦周邊組織的紅腫,最初表現於牙齦與牙齒的交界邊緣,並且隨著發炎越嚴重而開始出血。
牙齦炎可藉由控制牙菌斑來治療,藉由洗牙、居家口腔護理(刷牙)是有機會逆轉發炎的症狀,不一定會演變為牙周病。
牙周炎(Periodontitis)
牙周炎是牙齦下牙菌斑所引起。當出現牙周炎時,涉及到不光是牙齦部分,周邊的非牙齦組織(例如牙周韌帶、牙骨質、齒槽骨等)皆會受到影響。
當細菌與白血球所釋放的內毒素導致周邊組織破壞,臨床上可見牙齦的退縮、牙根分叉處暴露、牙周囊袋產生以及齒槽骨的流失,牙齒開始鬆動搖晃。
細菌將進一步深入造成感染,並循著血液循環跑至心臟、腎臟等器官。
犬貓牙周病的形成原因
- 牙菌斑 (Plaque) : 牙菌斑為一個由細菌和唾液中蛋白、基質所組成的生物膜(Biofirm)。在沒有刷牙或刷牙不確實的情形下,牙菌斑於24小時內便會附著於牙齒表面,並且變厚與成熟。
- 口腔微生物 (Oral microbiota) : 也就是口腔內的細菌。正常口腔內本身即會有細菌的出現,而牙周疾病的形成和細菌量多寡無明顯關聯,細菌種類改變為主要影響因子。健康區域的牙菌斑幾乎是好氧菌種,而牙周疾病區域主要為厭氧菌種,這類菌種產生的毒素與代謝物質將引起牙齦組織的發炎,最終導致牙周炎。
- 個體免疫 (Immune system) : 細菌與宿主的免疫引起的發炎容易破壞牙周組織的完整性,以及形成促發炎細胞激素而加重發炎反應。隨著發炎與感染進展到更深層的牙周組織,臨床上常可見齒槽骨的吸收,牙齒開始鬆動。
牙結石是什麼?
牙結石是唾液交互作用而礦物質化的牙菌斑。
本身是相對非致病性的,主要造成刺激作用並形成利於牙菌斑堆積的表面。
牙菌斑和牙結石的形成速度
牙菌斑於24小時內形成,牙結石則可於3天內出現,而牙齦炎最早始於2個禮拜,因此超過一天以上沒有刷牙,事實上即會造成牙周疾病的產生。
犬貓牙周病的臨床分級
犬貓牙周病會依照牙齦溝、牙周囊袋深度、牙齒鬆動程度、牙根分岔處暴露程度、骨流失程度、牙結石指數與牙齦發炎情形等分為4個等級。
採取的治療方法主要依照嚴重程度、飼主照顧能力與動物麻醉風險而定:
- 第一級齒齦炎:牙齦發炎但齒槽骨完整,可以透過牙周檢查和洗牙來治療。
- 第二級早期牙周病:牙齦開始流血,出現輕微牙結石,並且有約25%的齒槽骨流失。此階段會一樣會先做牙周檢查,再透過洗牙、牙周整平、牙周再生手術來治療。
- 第三級中度牙周病:牙齦開始萎縮,出現中等程度牙結石,開始有膿樣分泌物出現,齒槽骨25%-50%的流失。這階段可能需要拔牙才能治療。
- 第四級嚴重牙周病:這階段的牙齦已經嚴重退縮,且貓咪狗狗會開始覺得疼痛,齒槽骨出現50%以上的流失。這階段主要會透過拔牙幫犬貓治療。


犬貓牙周病對毛孩的全身性影響
牙齦為血液豐沛的組織,當貓咪狗狗出現牙周疾病時,細菌隨著血液循換跑至全身,並影響心臟、腎臟、肝臟等器官,造成全身性菌血症。
臨床上常見的併發症為:
- 面部:口鼻瘻管、下顎骨折、眼眶周邊感染與失明、骨髓炎、口腔腫瘤
- 腎臟:牙周病為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子之一。當長期處於炎症反應時造成纖維化,並且增加膀胱炎的機率。
- 心臟:感染性心內膜炎
- 肝臟:肝實質發炎、門脈纖維化、增加膽汁淤積的可能
- 糖尿病:感染控制不佳於臨床上容易造成血糖控制不易